搭建通向翻译实践的桥梁-记09春孟宪波成都演讲交流会
不经意中,2009年的春暖花开,似乎比过往的任何一个新年时刻都更多地承载了人们的希望、期待、祝福与猜想:震裂的大地如何与经受创伤的心灵一起修筑坚强、恢复展望;承继百年奥运盛世的曙光在世界风云编织的天幕下怎样从容应对诸如经济、环境、社会问题……
虽然通译成长的年轮已跨越十载,但它依然像坚实的旗舰飘扬着年轻风帆。作为一个在本土翻译商务与培训市场中屹立不倒的品牌,我们心怀梦想、恒久勤力、创意细节、与时并进。不管是与客户协作还是培养人才,不管是组合资源还是发掘机遇,那些真诚、务实、智慧、融通之通译灵魂的光芒,都无处不在。
孟宪波,山东人,毕业于中国外交学院,1993年进入外交部工作。学者、同声传译译员。主要著作和译著有:《震惊世界的国际间谍》、《银行业务英语教程》、《亡灵颂歌》、《春江花月夜》、《奥运赋》等。
这是书上留的一段译者介绍文字。然而所有与成都通译翻译培训平台相关联的人们都知道,孟教授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外事工作背景、高端口笔译实践经验,以及桃李芬芳的翻译教育实践,岂止是寥寥几笔可以详尽?
是的,他是成都通译最亲密的战略伙伴之一,是我们的良师挚友。
“翻译这本书只用了不到三个星期时间。”成都晚报记者在现场做专访的时候,孟教授如此回答。他的思维极其敏捷,不管是讲述翻译此书的心路历程还是与听众互动问答,都随时表现出作为中国当代顶尖同声传译译员的精准和机智。
他敏而好学又恭谦亲和。参加活动的有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一流高等院校的教授、师生,有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的阅卷评委(也是通译培训讲师),有四川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正副秘书长、理事,有与通译平台密切合作的自由译员、归国华侨,有国际贸易促进会主要部门的领导及代表、有美国领馆代表,有知名外企代表,也有通译学员、翻译爱好者俱乐部会员和各高校慕名而来的师生。在互动问答环节,大家向孟教授提出自己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如翻译实践中的疑惑、更多了解同声传译、询问全国翻译资格考试、对美国新任总统的更多认识和理解、外交官眼中的中美关系等时事问题、了解外交部等中国政治前沿资讯等等,孟教授都一一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竟还有两位初中学生不知从何处问询赶来,他们勇敢地站起来向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历背景的外交学院教授提问请教学习英语的方法,虽面孔稚嫩,但孟教授还是认真地回答,用自己的学习经历现身说法,听来十分亲切;他为人师表的风范可见一斑。
来自财经大学的一位教授,收到由省译协发出的邀请函后,欣然地骑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赶来参加。他说:“感谢你们为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四川日报的一位记者为做西部同声传译市场的调查,采访通译贺总(川内最资深的同传口译经理人),也来到活动现场,从孟教授那里了解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同传市场咨询。孟教授勤奋多产,除了他热爱的翻译实践与翻译教学之外,还是北京通译文化机构的负责人;他与贺总结为知己,并成为业内市场南北呼应的典范,在很多大型会议活动中已有相互支援与合作的经验。
四川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新闻栏目之一《新闻现场》,也派遣记者和摄像师来到演讲活动现场采访和报道。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很多人购买了新书请孟教授签名,围着孟教授、通译贺总请教。
除了收获知识、鼓舞志气、拓开视野,我们还致力于搭建一座将高校象牙塔与真正的社会实践有效链接的桥梁。参加过通译活动或培训课程的人都发现,这里能够提供现实的翻译外事人才成长的结养与机遇;只有用人单位的通译才知道社会、市场、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实用型的人才怎样从基本知识上升到实务操作。以人为本,提得很多,是否能做到,除了经验、实力的要求外,还在于用心、细节以及眼光;我们会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1 奥巴马《我们相信改革》译作者孟宪波教授
2 通译学员们早早地围坐台前
3 孟教授讲述翻译实践的心路历程。参加活动的嘉宾有川大、财大教授、省翻译工作者协会领导、贸促会领导代表、归国华侨译员等。
4 孟教授接受《成都晚报》记者专访。
5 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记者在活动现场拍摄。
6 互动畅谈环节,大家兴致很高。
7 活动结束后大家围着孟教授,为购买的新书签名留念。
8 抓住机会虚心请教前辈。
9. 《成都晚报》刊登新闻。